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华北科技学院和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召开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视频会
2020年12月22日下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与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召开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视频会,在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推动下,共同商讨推进三方合作事宜。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科技参赞雷风云、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总工程师申旭辉教授、华北科技学院副院长顾秀根教授、莱奥本矿业大学副校长Peter Moser教授、金胜利教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申旭辉教授主持。
视频会议现场
会上,驻奥地利使馆科技参赞雷风云首先致辞,希望在习近平主席与范德贝伦总统共同确定的“中奥友好战略伙伴关系”大格局下,借助使馆的力量,推动中、奥两国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合作。莱奥本矿业大学副校长Peter Moser教授、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申旭辉教授和学校顾秀根副校长分别对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增进了相互了解。随后,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同时为凸显特色和优势,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付继华教授和顾秀根副校长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培训角度提出了三方合作建议。莱奥本大学Harald Raupenstrauch教授、Renate Renner博士和Michael Hohenberger博士就莱奥本矿业大学TPT(热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学和科研情况作了介绍。最后,参会人员就合作领域、合作方式等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顾秀根副校长会场发言
会议增进了合作三方的相互了解,同时立足各自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合作的可能性。相信在驻奥地利使馆的推动下,通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能够积极推动中、奥两国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合作。
安全工程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和国际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视频会议。
撰稿:刘丰超
相关链接:
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Montanuniversität Leoben),建成于1840年,是一所公立大学,位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学校下辖通用化学、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系、应用地球科学与地球物理系、经济与企业科学系、产品工程系、矿物资源与石油工程系、冶金系等17个院系和学术单位。此外,该校还为国际学生开设了德语语言与文化课程。莱奥本矿业大学获得了中国教育部认证。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由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划入应急管理部更名组建而成,是应急管理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我国第一家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科研机构和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支撑平台,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2019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工作。